第十一届东北亚和好基督徒论坛(Christian Forum for Reconciliation in Northeast Asia)3月在台湾开幕,吸引了来自亚洲及世界各地的70余位基督徒参与。
该年度论坛由杜克大学神学院和好中心(Duke Divinity School's Center for Reconciliation)、门诺会中心委员会(the Mennonite Central Committee)以及东北亚地区多所高校与机构联合发起,聚焦于基督教的“和好事工”。
本届论坛于2024年3月11日至16日在新竹的长老会圣经学院(Presbyterian Bible College)举行,主题为“医治分裂·在东北亚追求和好的十年之路”。
论坛以哥林多后书5章18节为根基,呼召基督徒通过属灵领导力、跨越隔阂的群体与医治、先知性的见证,以及激发合作与新事工的催化行动,推进东北亚的和解事工。论坛采用“道成肉身”(Word Made Flesh)为核心理念,从三方面进行探讨:神学维度(“道”)、处境维度(“成了肉身”)与实践维度(“住在我们中间”)。在这个神学旅程中,论坛围绕“新造”、“哀恸”、“盼望”和“呼召”四大主题展开。
杜克神学院院长埃德加多·科隆·埃梅里克(Edgardo Colon-Emeric)在第一天清晨带来“新造”主题的灵修。他指出,医治分裂、追求和解的两个关键在于:一是采取反直觉、反文化的行动;二是保持诚实,不惧黑暗。他强调,基督徒是有末世盼望的人,教会则借着基督的光芒发光。他坚信,大牧人耶稣将以盼望与热情引领我们迈向未来的“新造的我们”。
门诺会中心委员会驻联合国办公室的克里斯·赖斯(Chris Rice)在第二天的清晨带来关于“哀恸”的灵修。他回忆起2015年在日本长崎举行的论坛,当时一位日本牧师在一座小型博物馆中讲述日军在韩中所犯暴行时颤抖不已。一位韩国基督徒走上前,对他说:“我们决不能让这种事再次发生。”从那一刻起,“新造的我们”诞生了。赖斯引用路加福音1章78-79节指出,上帝的和平之道是:耶稣教导我们要“爱仇敌”,上帝希望敌人之间也能成为朋友,而这需要以真理与怜悯并存。“上帝的和平之道,会站在受害者一边……作桥梁意味着必须走在两者之间。这都是为了福音。”
美国新约学者、杜克神学院新约荣休教授理查德·海斯(Richard Hays)则讲述了“盼望”的神学。尽管“盼望”一词在新约中并不频繁出现,但他从罗马书中的三处经文深入探讨了基督教的盼望。“盼望必须建立在信靠上帝的应许之上。”他借罗马书第4章亚伯拉罕的故事,阐释了第5章中保罗的盼望,又在第8章18–25节中,谈到保罗所描述的启示性盼望神学,认为那是“整个受造界从捆绑中得释放的图景”——即身体的复活与完全的更新。他指出,保罗第三重盼望是呼吁罗马教会效法基督自我牺牲的榜样,彼此建立。
“这就如同年迈的亚伯拉罕与撒拉期盼得子的梦想一样不现实;如同在这个时代,上帝要在我们干涸、愤怒的心灵中倾倒祂的爱,以治愈我们的痛苦、挫折、苦难一样不现实;又如同上帝以耶稣的复活来医治被死亡捆绑的受造界一样不现实。但无论多么不现实,这一切的医治与更新,已在教会中开始具体呈现。教会就是整个受造界得医治的预兆。”海斯说道。
数位神学教授与事工领袖主持了全体大会的讲座,同时也组织了各国小组会议,期间还安排了“228事件纪念馆”的访问活动。
全体大会的发言人包括福乐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王大卫(David Wang)先生、日本青山学院大学(Aoyama Gakuin University)的福岛由子(Yuko Fukushima)女士,以及台湾圣经公会的黄龙光(Lung-Kuang Huang) 先生。
本次论坛共有73位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和韩国的参与者齐聚一堂。
文章翻译自:《China Christian Daily》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