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3日
微信

“圣经状况”报告揭示,Z世代在教会参与和门训机会方面存在困难

作者: 译者:Joanna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9月02日 10:04 |
播放

根据第15届《圣经状况》报告的第五章,年轻人需要更多的门徒训练来发展他们的基督信仰。 

该报告于8月14日发布,美国圣经协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ABS)表示,数据显示教会参与与会众兴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ABS补充说,这种相关性也揭示了“亟需成长和建立联系的关键领域,特别是在Z世代和线上聚会的信徒中”。

美国圣经协会首席创新官、《圣经状况》系列主编约翰·普莱克(John Plake)说:“人们的生活在积极参与教会时会变得更好——不仅仅是出席礼拜,而是利用自己的恩赐、建立关系,并把握属灵成长的机会。” 

“我们的调查显示,积极参与教会的基督徒压力更小、焦虑更少、不那么孤单,并且更有盼望。多年来,我们已经看到参与圣经研读给基督徒带来的积极影响,但教会提供了一个生活环境,让这些因素得以发挥。教会与圣经结合起来,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最新章节的数据考察了多个因素,例如人际互动、参与频率、团契规模、世代以及宗派对教会参与度的影响。 

研究还调查了参与教会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感和信仰兴盛。 

“圣经状况”报告将教会参与定义为“个人在当地教会生活、使命和团契中的全面参与”。

其中包括五个主要指标:是否有机会在教会中使用自己的恩赐;是否有感受到牧者或其他教会领袖的关怀;是否有人在教会里鼓励其属灵成长;是否在教会里有最好的朋友;过去一年里是否有学习和信仰成长的机会。

这项研究基于芝加哥大学国家民意研究中心(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NORC)代表美国圣经协会开展的全国性调查结果。 

该调查在2025年1月2日至21日进行,通过线上对美国5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的2656名成年人进行了采访。 

在关于教会参与的部分,调查问题面向那些自认是基督徒且在过去六个月内去过教会的人,这类人群占总调查人数的35%。  

“圣经状况”第五章“教会参与”的关键发现如下:

  • Z世代(18-28岁)的教会参与度分数最低,而千禧一代在多个方面的参与度得分高于X世代(第97页)。这些结果表明,教会有机会帮助年轻人认识并运用他们的恩赐,培养他们的信仰。

  • 仅有五分之一的Z世代受访者强烈认同自己能在教会运用恩赐,而其他世代大约有三分之一。

  • 仅有四分之一的年轻成年人强烈认同有人在教会里鼓励他们的属灵成长,而其他世代大约是五分之二。

  • 仅有三分之一的Z世代成年人强烈认同过去一年中自己有机会在信仰上成长,而其他世代接近一半。

  • 在教会参与度最高的人群中,大多数(62%)也同时拥有最高水平的信仰兴盛,只有8%的人表示信仰较为衰微。  

新闻稿指出:“这种教会参与度与信仰兴盛之间的强关联性在所有层次的参与度上都成立:一个人与教会越疏远,就越不可能体验到高水平的信仰兴盛感。” 

报告还指出,尽管64%的美国人自认为是基督徒,但其中有45%的人并不参与教会活动,剩余55%的人在过去六个月里有去过教会。在去过教会的群体中,34%的人每周都参加,10%的人每月参加,11%的人大约每年去教会两次。

大多数教会参与者(72%)通常亲自参加礼拜,12%的人线上参加,16%的人线上线下相结合。  

ABS指出,“亲自到教会聚会的人,更有可能强烈认同他们正在学习并在信仰上成长,他们的牧者关心他们,教会里有人在鼓励他们的属灵成长,并且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恩赐。” 

在高度参与教会的人群中,84%强烈认同圣经的信息改变了他们的生命。另有90%的人表示,教会领袖让圣经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鼓励他们读圣经。

美国圣经协会计划在2025年12月前再发布四个章节,这些章节将探讨Z世代的身份认同发展、对机构和他人的信任,以及他们对邻舍和朋友的行为。

新闻翻译自:《基督日报》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