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
|
地区版
2025年07月19日
微信
邮件订阅
首页
国际
教会
社会
家庭
文化
生活
商业
观点
目录
关键字:
牧养
职场
使命教会
霸凌
搜索文章结果:—— 和好 - 共66个
文章
图片集
第十一届东北亚基督教和好论坛:“弥合分歧”
第十一届东北亚基督教和好论坛由杜克大学神学院和好中心、门诺会中心委员会以及东北亚地区多所高校与机构联合发起,主题为“...
译者:Joanna
2024年03月31日 12:00
什么是基督徒真正的尊严?
“尊严”只是堕落之后的人所发明的产物。对于一个人来说,真正的尊严就是在基督里被上帝接纳,恢复与上帝和好的关系;真正的...
肖朋
2025年06月23日 09:23
在与同工分道扬镳之后经历奇妙的和好
我特别感恩,上帝在我们生命中借着分道扬镳这件事,让我们各自学会了宝贵的功课,就是任何的伤害在基督里都有和好的机会。而...
肖朋
2025年05月01日 09:27
再思“橄榄树”所向我们传递的属灵意义
当鸽子带回橄榄叶,一个新的世界正在开始,橄榄叶代表新生命,代表上帝的怜悯与复兴,也代表上帝与人重新和好。
沐风
2025年04月04日 08:51
信仰见证|在婚姻的绝望中经历圣灵奇妙的带领
这次奇妙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在我们婚礼当天牧者在证道中劝勉我们的话:“美好的婚姻不是从未发生矛盾,而是在每次矛盾中,总会...
肖朋
2025年03月10日 07:32
母亲去世后,我如何与打官司的哥哥们重新和好?
在办理房子过户手续时我看到白发苍苍的哥哥躺在过户大厅的椅子上时我的泪水不由地夺眶而出,心想我和哥哥们有那么大冤仇吗?...
以斯帖
2024年10月30日 09:56
自由,是你心中的偶像吗?
坚持自我,成了这个世界流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问题在于,当你错了呢?你还坚持自我吗?如果你在犯错时不再坚持,而是回转过...
蒙允转载
2024年08月16日 09:27
见证| 一基督徒弟兄的信仰回忆录:干瘪麦子终于破了壳发了芽
在台湾的时候,看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大致了解了耶稣受难的情况,印象中只觉得电影残忍血腥。后来,用耶稣是神、...
溪君
2024年06月27日 08:52
适当放过自己,与自己和好
如果我们揪着问题不放,那我们就会被问题辖制住,因为我们的问题而感到焦虑不安。但是如果我们有智慧,懂得放下问题的话,那...
卞雅悯
2023年11月16日 02:44
如何面对实际牧养中出现的种族主义、歧视与仇恨?一非洲宣教士谈:福音成就和好的教会
兰迪牧师与妻子在非洲宣教多年,在他的跨文化宣教和牧养的生涯中,他深深地体会到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作为一个美...
舒念
2023年12月19日 05:52
一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随笔:面对心灵忧伤的病友,我以福音的乐歌劝勉他
有位病友对我感慨道:“身为弱者的我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温度、热情和欢迎,感受到的只有冷漠、歧视、嫌弃、不公与无情。这个...
刘红勃
2023年10月18日 10:00
不要作只是吃饼得饱的人
有些人嘴上说信耶稣,但其实他们的信仰跟拜偶像并没有区别。他们自称是基督徒,但是却没有活出基督的生命。其原因就在于,他...
田玖恩
2023年09月24日 10:58
1
2
3
4
5
6
牧者之窗
今日热门
一周热门
1.
我的青春札记| 忆高考后的六月泪 信仰路
2.
特稿 | 我们究竟应当怎么看待“原生家庭”?
3.
约翰·麦克阿瑟牧师辞世 曾批评灵恩派和女性布道者引争议
4.
从时代的变化反思:当下基督教发展进入瓶颈的原因和出路
5.
故事 | 上帝是最好的导演:一位话剧创作者的信仰之路
6.
经验 | 一北方心理咨询师给基督徒心理咨询从业者的五点建议
7.
意大利神父自杀反思:自杀者能得救吗?
8.
不可忽视听道后“小组讨论”的必要性
9.
基督徒需要意识到:许多权力的背后是残忍的人性
10.
在应许与现实之间:为何信主后的我没有平安与喜乐?
1.
著名牧师及圣经教师约翰·麦克阿瑟过世,享年86岁
2.
我的青春札记| 忆高考后的六月泪 信仰路
3.
特稿 | 我们究竟应当怎么看待“原生家庭”?
4.
观点 | 南方一城市教会牧者:信仰传承断层的现场凸显 中年基督徒群体早已开始
5.
如何看待人生中的不顺利?
6.
约翰·麦克阿瑟牧师辞世 曾批评灵恩派和女性布道者引争议
7.
黄弟兄的见证(一) | 佛堂少主如何改信基督?立志拯救“耶稣佬”,反被耶稣得着
8.
从时代的变化反思:当下基督教发展进入瓶颈的原因和出路
9.
教会缺乏年轻人?一线传道人浅谈教会务须重视年轻人牧养与培养
10.
故事 | 上帝是最好的导演:一位话剧创作者的信仰之路
图片集
“天国Finishing——基督教艺术中的末世盼望”艺术沙龙图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