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6日
微信

十大基督徒应尽量避免说的话

作者: 寄居客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9月06日 11:03 |
播放

和肢体谈起基督徒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的话题时,引发了我的思考。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也是一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主耶稣的教导应当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准则,但这准则究竟是什么?如何在我们日常的言语中表现?对此不同的肢体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讨论。

我想以圣书为原则,并结合几位肢体的建议,罗列出十个基督徒不适合说的话。

挖苦人的话

基督徒的口本是祝福的口,是要将上帝的爱和恩典传递给更多的人的,或是信的也好,或是不信的也罢,都要让大家感受到祂的美好和良善。可若是我们的口不能成为祝福人的管道,反倒成了挖苦人、咒诅人的口,那便不能彰显上帝的名了。

挖苦人的话在我们平日的生活和事奉中并不少见。比如,有些肢体说话的时候会冷嘲热讽,也有人说话阴阳怪气和指桑骂槐,尤其是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好,可得到的东西或职位不如预期的时候,就会故意以这样的口吻和方式对那些已经在这个位份上的人说这样的话。

这种言语不仅无法造就人,反而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甚至让未信的人对基督教信仰产生误解。作为基督徒,我们被呼召是要以爱心说诚实话,而不是用话语去伤害或贬低他人。若我们因内心的不满或嫉妒而说出挖苦的话,这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更是对上帝所赐平安与和睦的破坏。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言语可能带有这样的倾向时,应当立即停止,并求主帮助我们调整心态,学会用鼓励和祝福代替批评与讽刺。

气话

人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脾气。不仅如此,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从来不会生气。但应当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继而做到一定不会生气,但要操练的是,不要在生气的时候说气话、做气事。

有人说,人在生气的时候做的决定往往都是不理智的,也大多都是错误的。就比如教会的两位同工在教会发生争吵以后,一位同工甚至当场说了气话:“以后我再也不参加事奉了,绝对不参加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气消了,也想参加事奉,但又抹不开面子,又不好意思直接参加,左右为难。

还有一对夫妻,在生气的时候说出离婚的话,最后还真的就因此离婚了(在几年前,那时候没有离婚冷静期)。事后又后悔不已,埋怨自己不当如此冲动。

气话,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真可谓是互相伤害。别人讨不到任何好处,对自己也没有什么益处。

谎话

基督徒能不能说谎一直是被热议的话题,毕竟有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大家常说的善意的谎言。当然,我们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指这些特殊情况,只是面对一般的情况。

在一般情况下,基督徒当然是不能说谎的,尤其是不能以谎言去欺骗或利用他人。比如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肢体,他原是某农村教会的一位信徒,一次自己的妻子遇到大病,自己无力支撑高额的医药费。教会及一些弟兄姊妹都多多少少伸出了援手,甚至还有友邻的教会和弟兄姊妹也都捐款,为了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最后他妻子也确实稳住了病情,得到了健康。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弟兄在这样情形下不仅没有感恩,反而生出了贪心。他发现原来这是一种快速来钱的方式,就在妻子得到治疗后,竟然再次将这些检查单和报告复印件拿到其它教会那里去博取他人同情。

这也是刚发生不久的事,也是真实的。利用别人的爱心来积攒钱财,谎称现在还需要高额的医疗费用,最后被几间教会同时通报,提醒弟兄姊妹不要上当和奉献。

做不到的话

若我们做不到,就不要随便允诺,这是一种对他人和自己的尊重。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只有在我们真正有能力、有意愿去实现时,才应当许下诺言。随意允诺不仅会损害他人的信任,也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甚至困境之中。谎言往往从无法兑现的承诺开始,而诚实则体现在言行一致上。当我们坦然面对自己的局限,并真实表达时,反而能够赢得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因此,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以真诚为本,避免为了取悦或敷衍他人而轻率开口。

没有信心的话

基督教非常强调信心,如今常存的更是有信、望、爱。如果我们对主失去了信心,那我们的信仰也势必会受到冲击和影响。

信心是我们在主面前立根之本,失去信心就如同树木失去了根基,无法稳固地生长。在信仰的道路上,信心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支撑。当我们对主充满信心时,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培养和坚固。通过读经、祷告、与弟兄姊妹的交流分享,我们能够加深对主的认识,从而增强信心。只有坚守信心,我们的信仰才能如同灯塔,在黑暗中照亮前行的方向,不被世俗的风浪所动摇。

因此,没有信心的话还是要不说、少说。

埋怨的话

少说埋怨的话,这只会让我们越听越消极,越听越失去力量。

在教会中,也有弟兄姊妹会常说埋怨的话,甚至是一边事奉一边埋怨。我曾遇到一位传道人,她在当地县城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还不错。但毕竟她是教会的传道人,遇到学习和培训的时候,教会会让她去。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对她来说可不完全这样想。因为她的小饭馆只有她一个人,一旦她去参加学习,哪怕就是3天,那就挣不到钱了。因此,在参加学习的时候,她还会一边学习一边抱怨:“每年有这学习干什么 ,反正我们都是农村传道,就这么讲讲就行了,学那么多也没有多大作用。一来参加学习,我一天就要少赚几百块,今天几个客人来了,看店里没人打电话给我,又走了。”

既然事奉,就是要付出的;既是付出,就要拿出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甚至是金钱上的损失。如果这时候我们一边事奉还一边埋怨,那恩典也就没有了。

不确定的话

对于基督徒来说,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如果我们不能确定是与不是,便不能随便地说。

基督徒必须要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若是我们含糊其辞,或是不清不楚,这其实也是对听的人的不负责任。当别人问起我们的时候,若我们的回复是“好像是(或者好像不是)”,这样的回答在某种时候不仅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还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论断的话

不可论断,这也是主的教导之一。一般来说,论断都是主观的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会客观地根据事实具体分析。

虽然经文教导我们不可随意论断,但不代表在现实的处境中我们不会这样去做。当基督徒随意论断人的时候,会对人失去一个客观的评价,严重时就会对人判断错误,继而造成误解。

这种误解不仅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还可能在教会或团体内引发不必要的纷争。若我们总是凭主观印象去评判他人,就会忽略对方的真实情况和内心感受,甚至让被论断的人感到受伤或孤立。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爱的原则,也破坏了主所教导的和睦与合一。因此,我们需要谨慎自己的言语,避免因轻率的判断而给别人带来伤害。在面对人和事时,应更多地以怜悯和理解来代替批评和指责。

涉及他人隐私的话

在教会事奉,可能会接触到不同人不同程度的隐私。有的可能是肢体工作上的事,有的可能是家庭中的事,这些都是比较隐私的。若我们知道了,那也是他人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做的一点是,必须要保护他们的隐私,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若是我们随意泄露他人的隐私,很有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继而伤害别人的内心和尊严,使我们彼此之间缺乏了信任,日后也难以同工。

挑拨的话

基督徒不能随意挑拨和离间,这样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这不仅会破坏肢体之间的关系,也失去了一个基督徒基本的生命和品行。哪怕对一个不信耶稣的人来说,这样的行为也是不正确的,对于我们这些跟随主的人来说,这就显得更为重要。

例如,当我们听到一些负面消息的时候,不论谈论的内容是关乎我们自己还是他人,都要尽量学会止息纷争,而不是火上浇油;当家庭之间,尤其是婆媳之间,即使真有一些小矛盾,也要学会正确调解,而不是添油加醋,有些肢体巴不得看到别人家充满争吵。不论我们是家人还是邻居、朋友,要做的都是帮助家庭的和睦,而不是激化矛盾。

基督徒要说被主喜悦的合宜的话,至于这合宜的“度”在哪里,就需要我们去认真地揣摩和思考,总意就是荣耀上帝的名,为了给主、给教会带来见证,使主的名被高举和颂赞。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