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3日
微信

瑞士发动旨在激励捐赠文化的新“慷慨”倡议

作者: S.I.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9月03日 09:29 |
播放

瑞士出现一股新的运动,鼓励更深度的慷慨文化,启迪基督徒及社群视捐赠为一种根植于信仰和服事的日常生活方式,而非是可以偶尔为之的善行。

新的倡议名为“慷慨”(Generosity),由瑞士福音联盟一工作组在8月启动。倡议的组织者计划发起一次全国性运动,要将慷慨的意义从单纯经济上的捐赠扩展至时间、精力和仁爱之举上面。

倡议的领袖彼得·魏尔伯格(Peter Wilburg)和鲁本·梅尔(Ruben Meier)称,“慷慨不应当仅被视作一种美德,而应当作为生活方式的自然一环而实践出来”。两人强调,参与这次运动并不基于经济状况,而是要培养一种可以体现耶稣基督是榜样的开放心态。

捐赠是有传统的,但成长空间还很大

瑞士有着长期以来的慈善捐助和志愿服务的传统。根据最近的数据,瑞士家庭平均每月向私人组织捐赠约30瑞士法郎(约294.44人民币),他们每年有记录的志愿服务多达6亿小时。

尽管有这些强力基础,“慷慨”的组织者称,瑞士尚未形成一种可以改变人们心态和社区面貌的普遍慷慨文化。两位领袖在声明中指出并描绘了一幅愿景:慷慨可以成为家庭、教会、企业和个人的第二天性。

“慷慨之路”

慷慨倡议的核心是“慷慨之路”,也就是一个通过瑞士组织者、慷慨道路(Generosity Path)和信桥全球基金(Trustbridge Global Foundation)三者长期合作而发展出来的互动研讨会。

过去七年,这一合作已经向瑞士全境数百名参与者展示了慷慨生活的改变之力。通过白天或周末课程,抑或是在四周内举办系列短暂聚会,该项目帮助参与者探求圣经中对于慷慨的观点,还发现将这些观点付诸实施的具体办法。

研讨会有设计避免募捐呼吁或宣传劝诱,相反,它们注重反思、讨论和社区学习。参与者会被鼓励不仅要考虑如何在经济上施与他人,更是要考虑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和关系来祝福他人。

在整个社会中构建一场运动

“慷慨”工作组计划创立一个可持续的全国性运动来进一步推动努力。他们的目标包括在大捐赠者和小捐赠者之间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强化教会、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发展一个可以把这一理念带入各自社区的“慷慨大使”网络。

企业主会被鼓励在他们的职业网络中树立慷慨榜样,教会会被邀请将“慷慨之路”整合到他们的领导力培训和门徒训练项目中来。基督教事工组织则是专注于以协调方式识别和解决当地社会需求。

倡议强调,慷慨的心并非是由个人所占有资源的多寡而定义的,而是源自对上帝供给的开放态度及信任。愿景声明写道:“我们梦想一个慷慨能医治、连接和带来希望的世界。”

克服捐赠阻碍

倡议组织者承认,很多人虽然愿意捐赠,但会因为接踵而至的捐赠请求而压力如山,或是自觉做得不够好而内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倡议提议制定个人“慷慨计划表”,即一个能帮助个人和家庭在祷告中慎重考虑该如何捐赠、捐赠何物和捐给谁的实用工具。

领袖们表示,像这样的规划可以让人在自由和平和的环境中而非处于压力之下积极去捐助,从而让他们的慷慨行为与他们的信仰和环境保持一致。

本项倡议的背后是一种理念,即慷慨有着以具体方式显明神国的力量。瑞士福音联盟支持这一运动,称其为强化基督教合一和向整个社会展示上帝之爱心的机遇。

他们的愿景扩展超越了瑞士的国界线,期待个人、家庭、网络和组织可以树立一种慷慨的生活方式,进而激励到国界线之外的人。

魏尔伯格和梅尔说:“慷慨不仅仅关乎金钱。它关乎我们如何在与上帝及彼此的关系中生活。”


源自Christian Daily International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