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某教会的名声不是很好。并不是因为这间教会没有事奉的同工,也不是他们各方面事工开展得不好。相反,从表面来看,他们各方面事工开展得比附近的几个教会都要更为热闹,不论是同工的数量,还是各方面的安排,都井井有条。但问题出在哪里呢?是教会的属灵生命。虽然同工多了,与周边教会相比恩赐也有,但问题越来越多,比如账务不清晰,有些金钱的使用去向不明;教会的主任牧师与诗班的姊妹关系不清不楚,被人说三道四;教会的传道整日研究着美容和美甲,心思不在教会的圣工之上;各方面事工小组分得不少,但缺乏对弟兄姊妹的爱心。
因此,有人直接给出“当地的哥林多教会”一词。因为该教会在老县城,相比其他教会,有退休金的信徒很多,教会奉献款很可观;同工数量不少,有恩赐的也不少,就是缺乏属灵生命的复兴。这不禁使我们想起哥林多教会:教会要有恩赐,但不能空有恩赐没有生命;甚至是恩赐越多,问题也越多。
哥林多教会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纷争结党、容忍罪恶、彼此告状、身体淫乱、误解婚姻、妄用自由、女人蒙头、混乱圣餐、误用恩赐、不信复活。这些都对当时的教会和信徒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那当今日的我们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又应该如何思考和面对呢?
降服在十字架之下
仰望主,这是基督徒的首要操练。因为十字架的道路本就是舍己跟随的道路,是放下自我中心、全然信靠顺服的生命功课。
当教会真正降服于十字架的真理,就不会再因恩赐大小、地位高低而彼此纷争,也不会在世俗的价值观中迷失方向,更不会容忍罪恶在群体中滋生蔓延。这种降服意味着将自己的意志、欲望、规划都交托给基督,以祂的心意作为行事为人的准则,以十字架的爱与牺牲精神彼此相待。如此,教会才能在真理中合一,在爱中建立,在世上彰显基督的荣美,成为被上帝使用的器皿,而非陷入自我中心的混乱与分裂之中。
每一位信徒都当在日常的生命中践行这种降服,无论是教会的牧者还是普通弟兄姊妹,都需要常常来到主的面前,省察自己是否以自我为中心,是否在恩赐的运用中偏离了上帝的旨意。当我们真正将自己放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就会看见自己的渺小与不配,从而生出敬畏之心,愿意放下一切的骄傲与自满,单单寻求上帝的荣耀。
这种降服不是消极的退缩,而是积极地将自己的生命主权交还给上帝,让祂来掌管我们的思想、言语和行为。在面对教会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时,这种降服的生命态度会成为解决一切矛盾的根基。因为当我们都以基督的心为心,以十字架的真理为标杆,就能够彼此包容、彼此饶恕,用爱心互相联络,共同建造合上帝心意的教会。
做好教会的健康传承
教会总有不好,但我们不能总是盯着那些不好,学会在传承中聚焦基督的教导与榜样,将圣经真理作为根基代代相传。这需要教会中的牧者和领袖以谦卑的心装备自己,深入研读上帝的话语,不仅要将知识传递给下一代,更要以身作则,活出真理的见证。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教导体系,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生命阶段的信徒,提供有针对性的真理喂养和生命引导,帮助他们在信仰上扎根、在生活中实践。
此外,还应重视属灵恩赐的发现与培养,鼓励信徒各尽其职,在教会的事工中彼此配搭、互相建立,让教会的生命力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更新,充满活力地见证基督,荣神益人。
效法先贤榜样
圣经和教会历史中,有很多我们可以学习和效法的榜样。可以读读他们的传记,也会给我们不同程度的激励。这些先贤们无论是面对逼迫患难时的坚定持守,还是在日常牧养中对信徒的温柔关怀,亦或是在传福音使命上的勇敢前行,都彰显了信仰的真实力量。他们以生命为祭,将上帝的爱与真理活出来,为后世教会留下了宝贵的属灵遗产。我们当从他们的生命见证中汲取力量,学习他们如何在各种环境中依靠上帝、顺服上帝,将信仰的火炬坚定地传递下去,让今天的教会也能如同先贤们所建立的教会一样,扎根于真理,彰显基督的荣耀。
扎根圣书
教会还是应该着重对圣书的研读和思考。今日的教会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可以帮助信徒更深入地理解圣经真理,比如通过组织小组查经、专题讲座、圣经课程等多样化形式,结合注释书、灵修材料等辅助工具,引导信徒不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更能进入经文的语境和历史背景,领会上帝的话语在特定时代的意义,并进一步思考其对当下生活的指导价值。
同时,鼓励信徒将圣经真理内化于心,在日常的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中践行信仰,让圣书的教导成为生命的根基,使教会在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时,能够以真理为准则,持守正确的方向,避免因偏离圣经而陷入混乱或世俗化的误区。
信仰要生活化,生活要信仰化。每一位基督徒的生活都不能离开上帝的原则和教导,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为主作好美好的见证。这意味着基督徒不论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又或者是在教会的事奉中,都应当时时行在上帝的心意之中。当信仰真正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基督徒的生命就会如同被真理滋润的树木,不断生长并结出圣灵的果子,教会也会因此充满活力,成为这个时代中光与盐的见证。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