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7日
微信

钩沉|为中国麻风病做出杰出贡献的传教士:高文明

作者: 蒙允转载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 来源:基督时报蒙允转载 | 2025年09月25日 09:36 |
播放

小引:高文明在华一共工作了43年,在中国期间,他一共建立七所医院和一座研究所,为我国麻风病治疗和防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883年,高文明(Dr.WallaceCrawford)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伦敦的一位虔诚基督徒家庭。从14岁开始,高文明就有强烈的愿望“到中国去”。

1901年,高文明遇见何忠义(George E.Hartwell)的时候,就曾表达前往中国的愿望,何忠义是早期到四川的传教士,建议他去四川宣教。

1907年11月,24岁的高文明从著名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ofWesternOntario)毕业,加拿大教会以医疗传教士身份派遣他和夫人一起前往中国,当年他们在彭县学习中文。

dct0t2eozpprnh4jka.jpg
创建1878年的西安大略大学

1908年,高文明到自贡仁济医院工作。

dct0u469z4zspmqqrq.jpg
自贡仁济医院

1922年,高文明回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专门学习公共卫生课程。1925年,高文明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创建了卫生和公共健康系,任系主任。1926年,他发表当今的公共健康。

dct0uuhwcqwt2550px.jpg
1925年教师合影(后排左五为高文明)

1930年,四川出现麻风病,高文明开始负责麻风病医院的工作。1932年,英国长老会的医学传教士马雅各(Dr.James L.Maxwell)来成都,马雅各是世界著名的麻风病专家,带领华大的教授调查了云贵川交界地区,对那里肆虐的麻风病大为震惊,回成都后在马雅各医生的倡议下,由华大医、牙学院及卫生和公共健康系制定方案,由英国伦敦麻风病协会资助。

dct0wga1mjnmk21sgb.jpg
马雅各(1836-1921)

1941年,在华西坝公行道路口的南边,建造一座八瓣齿轮状的建筑物,成为西南第一家有规模的麻风病医院,病床40张,作为麻风病研究和培养专业医生用,高文明任院长,有六位医生,十余位护士和十位助理员,高院长在这年写了一篇文章《华大的麻风病医院》。

dct0xh51lqsq7q8rnl.jpg
麻风病院远景

1947年,高文明在四川工作40年纪念聚会,合影从左至右;林则、胡祖遗、米玉士、胡祖遗夫人、高文明夫人、米玉士夫人、高文明、苏继贤、宋道明夫人、宋道明。

dct0y7e7xti4rrg21t.jpg
合影留念

1947年12月下旬,美国麻风病专家巴舒博士来华大麻风病医院考察指导,并代表美国麻风病救济协会捐助给医院美金五万。

dct0ytd9dzhdbhlure.jpg
1948年合影30为高文明

1950年,高院长离开成都回加拿大,华西协和大学麻风病院全体病友向其夫妇敬赠一幅“红旗”,感言如下;高文明先生加拿大之麻风专家也来华服务历四十余年学问渊博医理精深历任忠彭涪陵自井乐山仁济医院院长及华大公共卫生系主任等职曾得我先总理之爱戴赠予建国大纲一册今犹珍藏为 先生笃信基督博爱为怀一九三九年创办麻风病院于成都院中经费医药除由英京麻风救济会辅助部分外咸呈先生到处募捐苦心撑持凡医护事务工作均躬身操劳矢勤矢慎夙夜匪懈是以院务日益发达病人不断增多为四川七千万人口中仅有之麻风院病人等仰赖。先生受惠实深,今一旦远离如婴孩之失慈母,不如去后之思衷心依依,不禁怆然,谨志数语以作纪念云尔。华西协和大学麻风病院全体病友敬赠一九五零年七月

dct0zujx0wyzdjxs7g.jpg
红旗

1971年,高文明安息主怀,享年88岁。

dct10dq9u8jsk3jvaa.jpg
1936年华大牙科毕业照(前排右二高文明)

文章蒙允转载自公众号:寻找传教士的足迹

co1kl8ak9455ba97nf.jpg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疑问、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欢迎通过邮件(jidushibao@gmail.com)与我们分享。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

反馈时,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

期待与您保持互动,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