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的那一年信主后,在姥爷的介绍下,我进入到一位牧者的教会,我委身在其中领受教会生活的牧养。这位教会的牧者是一位40多岁的传道人,他来自农村,因从小经历艰苦朴素的生活,而练就了一身吃苦耐劳的品格。他把房子租在一个偏远农村的小院里,除了平时居住,还将客厅用作主日聚会和平常团契的地方。对我来说,这位牧者就像我的属灵父亲一样,对我的一切恩待有加。在生活方面,他非常照顾我,经常关心我在物质方面的缺乏;在灵性上,他也常常来探访和带领我,教我如何祷告,还送我许多宝贵的属灵书籍来装备自己。
在信主后的第二年,因为教会中十分缺乏事奉的同工,这位牧者便询问我是否愿意加入事奉团队,和他一起参与教会的事工。经过一段时间的祷告后,我答应了。在此之后,牧者非常细心地手把手地带着我一起学习如何服事和探访会友。
在这一年的服事中,我的生命在他的关照和帮助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改变。我对教会的事工越来越有负担,对弟兄姊妹的需要也越来越挂心。直到有一天,我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就是为自己的未来祷告,寻求上帝是否呼召我在教会中全职事奉。
此时,这位牧者也热心地鼓励我,带着我一起祷告来寻求主的带领。他对我说:“如果可行,你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主,那是有永恒价值的!”后来经过弟兄姊妹一年的祷告,我最终确定,上帝呼召我成为教会的全职传道人。在他的帮助下,他特地为我介绍了一所装备神学的地方,并允诺会供应我在学习期间的一切所需。我心里非常感恩,因为我从未想过,自己身为一个从农村长大的孩子,竟然会信主,更意想不到的是,主竟然呼召我来服事祂的教会,并在一路上得到这位牧者如此悉心的照顾和无条件的支持。
在学习神学的过程中,生活是艰苦而又枯燥的。期间我多次想过放弃,觉得自己无力完成学业。而在每一个灰心的夜晚,牧者总是从老家给我打来电话鼓励我,并在电话的另一边充满爱心地为我祷告。
在他的鼓励下,我终于完成了四年的学业。毕业后,我又重新返回教会,与我的牧者一同服事教会。从恩赐的方面来说,我对讲道方面很有负担,也算领受了主的恩赐。但在其他方面,我却一窍不通,非常需要其他弟兄姊妹的帮助。而对于我的牧者而言,他在处理人际关系及治理教会方面却很有经验。在他的治理下,教会被建造的井井有条。但问题是他只有初中的学历,并且说话有一些结巴,所以在讲道时,很多弟兄姊妹表现出不愿意听的反应。
这让他一度十分伤心,更有甚者有人常常在我们两人面前说:“我喜欢听肖弟兄讲道,实在不愿意听你的讲道。”这样的情况不止发生了一次,这让我的牧者非常难堪也很伤心。而时间久了之后,这样的声音也逐渐使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和僵化。
由于刚到教会事奉,我对教会中的许多事工状况还很陌生。有许多弟兄姊妹提出希望我能给他们更多的培训和灵命建造的学习。我去和牧者商量,却遭到了他的冷漠和拒绝。他说:“你年纪太轻,不要想着改变教会。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好了。”他的反应令我很诧异。从他的反应中,我感到他对弟兄姊妹的需要并不关心,而对我所提出的建议也矢口否定。为此,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僵。那时我认为,只要是弟兄姊妹的需要,只要是为了教会建造的益处,就应该积极开展事工,而非只停留在维持现状。于是,在许多弟兄姊妹的提议下,我开设了门徒培训以及生命更新小组的团契。在同工会上,同工们也一致通过了这两项事工,只是在事工开展的整个过程中,牧者没有任何的参与和配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对彼此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信任和无话不说。我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极大的障碍。终于在半年之后,我无法忍受这样的关系,提出了单方面退出之前的合作。当我们在同工会上提出这样的提议时,大家都觉得非常意外。我们曾经像属灵的父子一样亲密,如今却要面临因事工不合而分道扬镳的结局。在同工会上,我们相拥而泣,表达彼此的受伤和委屈。最后,我带着不舍的情感与牧者和同工们含泪告别。
离开这间教会后,我不知道该去哪里,也不知道接下来的事奉之路在何方。我想暂停一段时间的事奉,去到一间陌生的教会,当一个普通的会友被牧养。那段时间,每次想到牧者对我说出否定和攻击的话,我都觉得像是一把刀插在我的心里,觉得自己无法饶恕他的过错。因为我认为,我一腔热血地为建造教会而付出,但他却总是否定我的努力。我不知道他是否出于私心,我只知道,我们的关系难以言说的微妙地走到了如此僵化的地步。
每当想起我们曾经一起同工、一起服事、一起查经和祷告的画面,我就忍不住流下眼泪。我想在他的心里也很痛苦,但我却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对方,也不知道该如何在基督里去爱和饶恕对方。
直到有一天,在某个主日牧师在讲道中这样讲到:“爱是最大的恩赐,若没有爱,即便有再大的能力,也算不得什么。”当我听到这句话时,简直是醍醐灌顶。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的心一直停留在过去受伤的阴影中,没有走出来。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爱曾经的这位牧者。直到在那次讲道中,我听到这句话后才终于明白:我看似在为了教会的益处而努力,但对于这位牧者而言,我却从未带着爱他的心与他同工。我终于明白,我所谓的一腔热血地建造教会,给他带来了多么无法言说的压力,而我从未站在他的角度想过他内心的压力有多大。
我意识到,我沉浸在自己的热情中,不顾其他同工的感受,执意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造教会是何等的荒谬。让我感到伤痛的是,明明我们都是那么热情地去服事这间的教会,可为什么却服事得伤痕累累?想到这里,我幡然醒悟,原来是我们彼此之间缺乏爱的关系,导致了关系的僵化。
明白这一点后,我在一次暑假的机会回到老家,看望曾经带领我信主的牧者。在那里,我住了将近一年。上帝对我进行了新的塑造,特别是让我对过去的事情有了新的认识。我认识到自己对他的伤害,于是向他道歉。那天晚上,我们彼此道歉、彼此认错,握着手一起在主的面前祷告。那一刻,我们一同经历了诗篇上的话说:“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我特别感恩,上帝在我们生命中借着分道扬镳这件事,让我们各自学会了宝贵的功课,就是任何的伤害在基督里都有和好的机会。而无论我们的初衷和意图是多么的好,但如果没有爱,一切都是徒然。因为在上帝眼中,唯有爱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大的恩赐。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